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论弗兰肯斯坦中自然观与地理空间的嵌套(3)

来源:科学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因戈尔施塔特大学求学期间,弗兰肯斯坦在一处套房里独居了六年。与他人、与自然隔绝的城市生活,强化了他征服自然的偏执心理。弗兰肯斯坦将住宅

在因戈尔施塔特大学求学期间,弗兰肯斯坦在一处套房里独居了六年。与他人、与自然隔绝的城市生活,强化了他征服自然的偏执心理。弗兰肯斯坦将住宅的阁楼打造成他的实验室,“那是一间斗室,与其它房间隔着一条长廊和楼梯”[8]46。这是一处典型的哥特式怪诞空间:密闭阴森,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罪恶和阴谋。弗兰肯斯坦白天闭门不出,夜晚涉足墓穴、藏尸间、屠宰场等地,寻找制造新人类的材料。他在阁楼里藏着各种奇异的化学实验器具和用于解剖的人类或动物的尸体。在这样一处密闭空间里,弗兰肯斯坦与自然完全隔绝且对立。弗兰肯斯坦被征服自然的执念所控制,处于近乎疯魔的状态中,将原本理性的科学研究推向非理性的极端。在此期间,他对自然美景毫不关注,“大地原野从未赐予人们如此丰盈的收获,葡萄的收成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然而,我对大自然的魅力视而不见,对周围的景致无动于衷;出于同样的心情,我把远方阔别已久的亲朋好友也忘得一干二净”[8]46。人与自然的隔绝,往往会导致与他人、与本真自我的隔绝。对知识和智性的极端追求,使弗兰肯斯坦忽视了四季的变迁与家人的关心,也使他无视自己作为身体性存在对食物、健康和情感的本能需求。他以这种极端手段所制造的新物种,最终颠覆了他对自然的原本理解。

在这个怪诞的空间中,弗兰肯斯坦按计划制造出了新物种,但又将其抛弃。他自我辩护称是因为新物种的面容过于丑陋骇人。事实上,弗兰肯斯坦无法接受的并非只是外形。丑陋和畸形背后是怪物身份的不确定性。怪物的身体既有人的躯干,也有动物的内脏或器官,是人与动物的杂糅,打破了人与非人的界限。蒂莫西·莫顿指出 :“它(怪物)是‘自然的’,它并不是人类,同时,它又是‘非自然的’,因它不符合人对自然物的期待,是人为制造的。”[1]146-147怪物作为人造人,既不是人,又不是自然物,不符合对立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任何一方,处于二者之间的混杂的、模糊的阈限空间。它呈现出一种进化论者所提出的畸形(monstrosity)状态。这个畸形的怪物打破了物种的界限,造成了人对自身身份的怀疑。这个怪物客观上粉碎了他原本保有的机械自然观,使他意识到自然的偶然性、复杂性和不可控制性,瓦解了他对人与非人之间的等级秩序的坚守。

怪物虽丑陋,但将人类的情感、智力、体能等各项机能强化,俨然是能力被技术强化的“超人类”(transhuman)。怪物称自己天性良善,具有丰富的情感、理性、智性和自制力,进一步瓦解了人类对于自身伦理意识的优越感。同时,它还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具有仁善之心,正如批评家卡罗尔·亚当斯(Carol J. Adams)所说,“怪物的素食主义确认了它内在的、原初的善意”[11]149。这一素食行为,一方面表明它将自己与自然结成共同体;另一方面,说明它确证自己的善的良知,希望被人类接纳。怪物俨然比人类更为进化。这个新物种面目可憎,具有可怕的力量,无法预料,难以约束,似乎昭示着自然所包含的野性和原始力量。弗兰肯斯坦将创造物称为“魔鬼(devil)”“怪物(monster)”“恶魔(demon)”“妖怪(spectre)”等,既表现出他的厌恶之情,又表现出他的恐惧。弗兰肯斯坦根本无力驾驭它释放出来的自然的可怕力量。这也给弗兰肯斯坦带来了认知上的挫败感。

弗兰肯斯坦渴望通过科学技术控制自然,却发现自己所获得的一点线索不过是自然真相的冰山一角,背后的深渊仍旧无从探知。他抛弃怪物,暗含着俯视深渊时的畏惧和退却。人并无能力和资格充当自然的管理者,这种意识最终瓦解了弗兰肯斯坦旧有的机械自然观。但此时的弗兰肯斯坦内心仍旧在挣扎。他选择逃避也是为了保存他作为人类的最后的一丝优越感,他对怪物的畏惧同时也带有对于启蒙者提出的自然秩序问题的逃避。弗兰肯斯坦自然观最终的改变发生在他走出城市、回归自然之后。

四、荒野空间:有机整体自然观的确立

弗兰肯斯坦在返回家乡后,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家中获得温暖与安慰,唯一能使他灵魂稍获平静的唯有险峻的阿尔卑斯山景。在家人被害后,他便开始了注定失败的追捕怪物的旅程。小说的后半部分主要发生在险峻的自然空间中,弗兰肯斯坦的足迹遍及蛮荒的高山、大海、沙漠和北极等地,对于原始自然的切身体验,真正改变了他对自然的认知,促使他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18世纪之前,森林、山岳与雪山在西方代表着野蛮、黑暗与上帝的惩戒。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对自然的新认识,自然获得了审美功能,全欧洲范围内兴起了探访高山峡谷的旅游热。玛丽·雪莱在创作《弗兰肯斯坦》时,正与丈夫雪莱和诗人拜伦一道旅居在阿尔卑斯山下。勃兰兑斯评价浪漫主义者时说:“当自然对人们有用的时候,他们并不认为它美;他们发现自然在蛮荒状态中,或者当它在他们身上引起模糊的恐怖感的时候,才是最美的。”[12]139小说的第九章和第十章详细记述了弗兰肯斯坦从沙慕尼峡谷攀登到山顶的漫游历程。小说详细描绘了阿尔卑斯山巍峨冷峻的自然景观,包括冷峻森严的峡谷、陡峭险峻的山峰、突兀奇崛的山岩、响彻山间的波涛怒吼。这种对于自然的崇高美(sublime)体验影响了弗兰肯斯坦对于自然的认知。

文章来源:《科学学研究》 网址: http://www.kxxyj.cn/qikandaodu/2021/0707/621.html



上一篇:灵通姐姐帮你学数学
下一篇:基于定量分析角度开展的学科交叉研究与启示

科学学研究投稿 | 科学学研究编辑部| 科学学研究版面费 | 科学学研究论文发表 | 科学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