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全球自动驾驶发展现状与趋势下(2)

来源:科学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2 我国自动驾驶实验车型及技术特点 自科基金与863计划持续关注自动驾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智能车未来挑战赛(IVFC)
表2 我国自动驾驶实验车型及技术特点

自科基金与863计划持续关注自动驾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智能车未来挑战赛(IVFC)”,包括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国内智能汽车研究领域的相关单位参加,为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国家863计划也开展了关于智能车载系统关键技术、智能路侧系统关键技术以及车车/车路信息交互与协同控制技术的研究。

技术研发主体集中于“学”,包括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均开展了自动驾驶研究。2011年,国防科技大学无人车“红旗HQ3”从长沙行驶至武汉;2012年,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的无人车完成了京津高速公路无人驾驶实验;上海交通大学自2005年成立的智能车实验室,在欧盟框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下开展区域交通中的Cybercars无人车研究,先后开发了四辆CyberC3无人电动车和一辆CyberTiggo无人汽车;2013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完成了“自动驾驶仪”的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研制,在汽车匹配实验中顺利实现对车辆转向、制动、油门、档位、灯光和喇叭的智能化控制。相比之下,国内汽车企业则较少开展自动驾驶的研发,技术应用也较为罕见(仅2012年比亚迪发布搭载遥控驾驶技术的F3速锐)。

北斗系统应用潜力巨大。全球定位与导航技术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基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已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的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未来,基于北斗平台,我国可在自动驾驶多个领域开展自主研发,进而在硬件开发、软件设计等方面掌握标准的制定权。

上海有望抢占发展先机。上海在自动驾驶技术与产业化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车辆实验室和机器人研究所是国内较早研究智能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机构,并与欧洲多国和澳大利亚等有紧密的研发合作。同济大学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积累。上海在车联网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于2011年成立了国内首家产业联盟(上海车联网与车载信息服务产业联盟),开展车联网产学研合作研发。另外,随着“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创新基地”和“国家北斗导航应用上海产业基地”等的落户,上海在以北斗为基础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建议上海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发布局,加大推进力度:(1)辅助驾驶。辅助驾驶是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也是自动驾驶产业化的切入口,上海可依托整车企业,开展以提高汽车安全性为目标的辅助驾驶应用研发。(2)多车协同研究。以目前国内先进的车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车辆载体结合车车协同、车路协同、车间通信构建一个车联网,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3)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自动驾驶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的融合,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上海可重点开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研发,以抢占未来市场的高点。

(作者陈大明就职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作者孟海华就职于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汤天波就职于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受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0)和《上海中长期科技重点领域技术预见研究》(项目编号:0)资助)

编者按:继上一期对全球自动驾驶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分析,本期软科学基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1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2的有关研究成果,重点就各国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布局与产业化发展策略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及上海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基础与现状,提出布局重点的建议。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主要汽车产业大国积极布局相关领域,通过项目资助、联合研发、推广示范等多种手段推动本国自动驾驶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我国也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布局重点

美国,以创造应用环境为主。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就大规模资助了自动驾驶陆地车辆的军事化应用研究。本世纪自动驾驶技术民用化以来,以谷歌为代表的企业成为美国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最强有力的推动者。美国政府层面则更多关注于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密歇根州、佛罗里达州、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已出台包括保险、安全标准、测试等方面的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另外十多个州和地区也正在考虑出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去年发布了《自动驾驶车辆声明》,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分类,并对部分州允许测试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基本建议。

文章来源:《科学学研究》 网址: http://www.kxxyj.cn/qikandaodu/2021/0714/643.html



上一篇:经济学家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潘雄锋
下一篇:关注世界科学微信号

科学学研究投稿 | 科学学研究编辑部| 科学学研究版面费 | 科学学研究论文发表 | 科学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