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原创 | AI大咖反思人机共存未来:太多障碍等待突

来源:科学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7月11日落幕的第三届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肩负为人工智能贡献“中国方案”使命,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面对一个未知大于已知的行业,人工智能产业现

  7月11日落幕的第三届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肩负为人工智能贡献“中国方案”使命,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面对一个未知大于已知的行业,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如何?未来,又将是个什么样子?大江东工作室采访了入场的大咖和企业,听他们给出的答案。

  AI已在广泛领域施展魔力 ,“上海样本”露出尖尖角

  正以全息影像进行云演讲的马云。

  疫情还没有结束,本届大会依然大咖云集。大会统计,有超过550位重磅嘉宾相聚云端,其中7位图灵奖得主、1位诺贝尔奖得主、62位中外顶级院士。他们从不同视角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剖析。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的现场演讲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少数几家通用AI平台和一些专注于某个垂直行业的细分AI平台,在信息搜索、信息流推荐、无人驾驶这几个垂直行业,人工智能证明或初步证明了其对所在行业的颠覆和重构潜能。

  华为公司董事、CIO陶景文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来,蕴含了巨大的数字化机会。5G+AI+云+工业互联网,多技术融合驱动产业变革,人类正加速进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视频连线中,特斯拉CEO马斯克对于未来实现Level5自动驾驶非常有信心。“我认为很快就会实现,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完成L5级别的基本功能。”

  “比如百度的自动驾驶;阿里的城市大脑智能交通;腾讯的医疗读片和医疗影像资料处理;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寒武纪、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为代表的初创企业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海康威视占据全球智能安防企业第一名……”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召集人蒋昌俊一一列举,认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智能产业化应用已走在世界前端。

  工信部部长苗圩直言,整体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与行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发展前景可期。

  目前,上海已聚集超过1100家行业重点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产值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聚集10万产业人才,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地区之一。

  “有统计数据显示,从AI企业数量来看,上海排在全球前列。”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室主任王迎春认为,上海已率先在履行“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的开拓者”这项使命,希望形成“上海经验”,在全国推广。

  疫情中AI实战 ,深度赋能成行业新趋势

  AI实战中,不得不提新冠肺炎疫情,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力量,在疾病诊断、筛查随访、药物研发、物流配送等各方面凸显了“智慧担当”。

  影像检测是诊疗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联影集团人工智能子公司联影智能研发的“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是业界首款综合肺炎整体与局部影像特征、根据肺炎影像精确分诊的AI全流程解决方案。

  面对爆发式就诊需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大显身手。上海依图科技推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进行快速诊断及疗效智能分析,并在上海市公卫中心上线,对70多例新冠肺炎病情的评估结果做了初步验证,显示系统的评估结果与专家的评价高度一致。

  公共场合很多人戴口罩,人脸识别是否无法使用?疫情中,作为智能预警监测的第一道墙,上海零碳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火眼金睛红外测温仪,可以在单位区域内对多达100个目标的人群进行同时监测,并且通过精度达到0.1度的红外线探测仪,分辨出每个个体的温度,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

  此外,优刻得的安全屋技术,为疫情重点地区往来人员信息排查提供了支持;云知声推出“疫情防控机器人”,有效帮助了基层街道社区开展健康情况追踪和流动情况排查;小i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技术进行语音交互,向社区提供免费的防疫外呼机器人服务……

  疫情中的AI实战,凸显了AI深度赋能行业新趋势。Apple 公司全球副总裁葛越惊叹,“疫情让我们看到科技的力量。”

  “人工智能是我们手中的一张魔法牌。”IBM大中华区集团董事长陈黎明所言,拥抱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将会助力企业减少甚至化解类似于重大疫情等不可预见事件的影响。

  基础研究仍是短板,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生态圈

文章来源:《科学学研究》 网址: http://www.kxxyj.cn/zonghexinwen/2020/0910/350.html



上一篇: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
下一篇: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7月10日,听图灵奖得主

科学学研究投稿 | 科学学研究编辑部| 科学学研究版面费 | 科学学研究论文发表 | 科学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